最新动态

Newsroom

【昆仲资本】I 三年成绩单背后

发布时间:2017-07-04
“三年时间,专注地投资了50多个移动互联网相关项目。即便经历了2015年的这次股灾股灾后,绝大部分项目仍然发展非常好,‘独角兽’的身影已经浮现其中。”这是昆仲资本成立三年后的一份成绩单。

2012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做出了“拥抱互联网”的战略决策,并布局VC,希望能从中了解更多前沿市场,同时又能够借力复星集团的产业深度提供稀缺资源,创造最佳协同效应,为被投资企业带去价值,最终取得成功。

2013年4月3日,复星昆仲资本正式成立,当时只有王钧等四位同学。到2014年初,北京、上海、深圳、硅谷(美国)四支团队开始组建,完成了主要创新城市的布局。

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昆仲资本的同学们在一起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务虚。那时,很多VC机构都有广泛的覆盖,投资TMT、消费、医疗、清洁技术等领域。当时昆仲资本也面临着选择,到底选择什么方向走?2013年的夏天,答案最终浮出,投资“移动互联网+”的相关领域。而就在一年半之后的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为昆仲资本的选择坚定了方向。

作为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复星昆仲资本寻找的是拥有万亿级大市场前景,具有杰出的创始人,并占有创新商业模式,在未来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角兽”,甚至有希望成为下一个“dragon”的企业。

2015年末,昆仲资本投资的和创科技、着迷网完成了新三板的挂牌;微医集团(挂号网)估值超过15亿美元,已经成为中国数字医疗领域实至名归的独角兽企业。面向便利店提供服务的惠民网在新的一轮融资中也取得优异的结果。

“VC投资关键把握两点,一个是把握方向,另一个是把握节奏”,昆仲在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两年间,考虑到市场估值等因素,非常谨慎。到2015年股灾前,昆仲一共投资了20几个项目,但股灾后的几个季度里,昆仲明显加快了投资进度。迄今为止已经过会投资了50多个项目。即便如此,事实上出于对项目的严格把控,昆仲应该算是VC行业中手比较紧的。用王钧的话说:“希望把把行业研究透彻、公司抠明白再下手。”

行业投资布局

昆仲资本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主题,涉及金融、医疗、旅游、教育、数字娱乐、文化、B2B市场、中小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目前,昆仲资本一期基金的管理规模是20亿元,包括一支2亿美元和一支8亿人民币基金。

从已投资的区域分布上看,约80%是中国企业,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内地,北美地区已投资8个项目。在鲍周佳(负责北美及欧洲事务)的带领下,美国硅谷现已拥有4人的精干团队。东南亚地区布局了1个项目,类似中国的“今日头条”,项目模式就是“Copy from China”。

昆仲资本投资于早期和成长期初创企业。王钧表示:“昆仲作为早期基金,希望在比较早的阶段发掘有潜力的创业者并对其投资,并协助企业一起成长。到2016年3月,昆仲资本已投资的A轮企业占比为45%左右,B轮占比35%左右,同时也涉及天使投资,现有6个项目。唯一例外的微医集团(挂号网),是个比较典型的成长期投资。

据悉,昆仲资本即将创建一支投资东南亚和南亚的VC基金,专注投资印度和印尼等东南亚的优秀早期企业。

2014年所获殊荣

“独角兽”在哪?

VC即风险投资,通常认为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企业失败,也意味着可能血本无归。所以VC投资承受的风险能力通常较高。

作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模式,VC行业遵循其普遍方法论势必重要,投资团队是否稳定,激励机制是否有效,项目决策性是否科学,投资效率是否及时,整体具有一套相对高效与开放的运营机制必不可少,并逐渐形成了明确的投资风格。

在早期抓到一些“独角兽”或“Dragon”企业可谓是挑战颇大,不仅需要投资人具有独到的前瞻性眼光,而且对行业要具有判断力、分析力、理解力。现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大机会在哪里?昆仲认为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新产业、新领域、新技术、新市场。

新产业: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机会。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逐渐饱和,一些“挂的比较低的果子被摘的差不错了”。应用工具、电子商务、游戏平台、移动广告,竞争日趋激烈。但其中一些慢热的“服务型”行业,例如: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教育体育、旅游,以及数字医疗等,行业底蕴要求较深,正是比较好的投资节点。继续布局“产业+互联网”,依旧存在巨大机会。

新领域:在投资移动互联网新领域方面,尤其是企业服务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和窗口机会。昆仲资本在美国投资的8个项目,全部是面向消费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To C企业,这些企业在美国发展迅速,证明美国对于To C领域具有相当量的空间。但在国内,昆仲资本投资布局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互联网公司,不光布局B2C,也积极投资B2B或B2B2C的企业。事实上,美国市场企业服务级应用与消费级应用的投资比例,大约为消费级应用占50%多,企业级应用40%多。而国内市场的情况则是消费级应用占 90%,企业级应用占10%。

新技术:不管是所谓的“独角兽”,还是“dragon”,这些所谓的“兽”无一例外的都是要把握住市场机会与趋势,否则就是再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抓住“一只兽”。“独角兽”是10亿美金估值的公司,超级独角兽是百亿美金估值的公司,千亿美金估值的公司现在称为“dragon”。

就像当今的阿里巴巴、亚马逊,是伴随着整个电商的腾飞发展,早年的雅虎、谷歌、百度,是伴随着互联网1.0时代的腾飞。那么,下一个大的技术趋势会在哪个领域产生“dragon”?人工智能、机器人、VR&AR,以前这些都处于较为理论化的阶段,而最近一年则有了革命性的进展,这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导致了数据信息的极大丰富。

新市场:在中国,拥有6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中间包括四、五线城市,这就拥有很大的机会。在东南亚和南亚,印度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度,由于大量使用手机,相信在这里会出现千亿级美金的公司,这是大概率事件。

2015年所获殊荣

建立完整生态体系

对于昆仲资本而言,未来还会持续关注具有深度、厚度的“产业+移动互联网”投资机会,更多地偏向于产业本身。包括企业级互联网,机器人,VR&AR,人工智能,以及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以及“copy from china”模式。

与复星集团产业资本的协同,是昆仲资本天然的优势,无论是在金融、保险、健康、医疗、零售、旅游、娱乐,复星集团均有深入涉及,并且投资了很多优秀企业。平时不经意地牵线搭桥,建群讨论,都对很多项目产生了本质上的帮助。

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不仅拥有的是专业服务能力和行业洞见,而且背靠复星集团的丰厚资源,无疑给昆仲资本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暖色”。

对于未来的昆仲资本,用王钧的话说就是: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擅长的事,挣能挣的钱。就VC而言,成功标准不仅仅是回报率,而是建立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项目的成与败,未必会决定一个基金最终的发展方向,成功的基金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所以我们依旧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每一家已投企业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

王钧 
复星昆仲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

问:独角兽怎么发掘?互联网行业下一个可能出现独角兽的行业或者市场在哪里?

王钧:在BAT强势的传统互联网领域里,再出一两家千亿美金的公司很难。但总有新机会点冒出来,比如过去几年的小米(智能手机+智能硬件), 再比如滴滴打车(出行)。但是,这片森林里已经很难再容得下大树。

我们之前提到的新产业,新领域,新技术和新市场都有机会出大公司。特别是数字医疗、企业服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应该有可能出Dragon。

问:您认为独角兽通常具备哪些特点?

王钧:广阔市场(万亿),杰出创始人(真的杰出),创新模式(能够在现有市场格局中撕开一个口子),命好(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好关键节点)。

问:如果未来我们要寻找独角兽,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哪个更容易产生独角兽?

王钧:不好讲,以往国内的独角兽大多是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技术创新为支撑;但随着国内创业和创新市场日趋成熟,技术也有了好的投入与积累,真正的技术创新有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问:在寻找独角兽时,更重要的是看人,还是看创业方向和领域?

王钧:先看大方向,大方向不能错。然后就看企业家啦。

投资案例

昆仲资本于2013年12月A轮领投和创科技,B轮、C轮继续跟投,在短短的20个月和创科技便完成了3轮融资,估值提升了28倍,2015年7月成为阿里巴巴钉钉在CRM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10月27日,和创科技获批挂牌新三板,如今和创科技已成为国内移动销售管理第一股。目前,在新三板近6,000家挂牌企业中,和创科技排名第35位,并持续上升。

和创科技基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销售管理问题研发出了“红圈营销”移动销售云服务软件,全面解决了企业销售团队的拜访计划、客户管理、沟通协同与数据报表方面的管理需求,并基于快消、农牧、医药、服装与建材等各行业特点成功开发了行业标准化模块解决方案,已经为国内40余个行业包括新希望六和、复星医药、三元食品、拉卡拉、中粮米业和燕京啤酒等众多知名企业以及40,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精准的移动销售云服务。

昆仲资本于2014年11月投资微医(挂号网),2015年10月复星医药继续跟进投资,估值现已提升2.4倍。腾讯、启明创投、高瓴资本、高盛等均已对其进行投资,微医现估值超过15亿美金,已经成为中国数字医疗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据统计,2011、2012、2013年度,微医累计服务患者人次分别为650万、2,800万、7,200万,截至2015年12月份已突破2.7亿,累计为国人节省2000万个工作日,已快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就医服务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就医服务第一入口。

2015年12月7日,微医集团在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乌镇,创建了全国首家“网上医院” — 乌镇互联网医院 (wu.gov.cn) 。乌镇互联网医院以互联网技术连接全国老百姓和医生,开创了在线电子处方、延伸医嘱等先河,是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改革样板。

资料来源:复星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