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亚欧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外交部共同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商会承办,来自31个国家政府、企业等相关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与会。
复星锐正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方未受邀出席,并就“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商”主题分享观点,与多国代表、企业家充分对话。
以下为刘方未在此次活动中的观点精编。
Q:如何定义“新电商”?在“新电商”遇到新机会、新挑战的时候,都有哪些投资和创业机会?
今天的主题是“新电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电商的发展脉络:中国电商从早期的1.0版本,通过重塑产品信息化的方式,演变到今天在各个细分行业,在2B、2C不同的脉络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重塑供应链,重组组织结构,重塑企业信息化,重塑消费者营销”的升级。
基于此,定义“新电商”,在电商改造各个细分行业的今天,我们不会只看“实物电商”这一种形态,同时也要包含“服务电商”。“服务电商”是指价值是通过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和传递的平台。我认为,“新电商”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形式存在,它不能离开每个行业本身的发展轨迹和逻辑。
一、实物电商
具体到实物电商领域,近几年有两个背景:第一,在移动活跃设备到达11.38亿的顶端后,流量红利消失;第二,可以理解为流量和销售渠道的分离。全网流量和渠道由几年前的中心化转变为去中心化,这为“新电商”带来了机会,比如,从KOL的流量,直播流量,社交KOC流量去做电商的尝试,但是核心其实本质都是在帮用户做筛选和推荐。
从投资机会来看,我认为还是要结合着行业本身来看“新电商”的改造机会,例如,复星锐正投资了国内最大的设计师平台ICY,也是撬动了博主KOL生态的流量,配合柔性供应链,让设计师品牌服饰的价格降到了500-1500这样负担得起的区间,从设计师从叫好不叫座赚不到钱的“设计时代”,带入了“设计商业”时代。

复星锐正董事总经理刘方未带来主题发言
二、服务电商
在服务电商领域,大家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交易服务信息化带给我们“衣食住行”带来的便利。我分享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在这个领域的很多细分行业中,过去几年,很多资本都犯了一些错误,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影响较长的阵痛。所以,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来自于对行业问题的反思。
我举一个轻松有趣的行业例子,比如,中国丈母娘的三大行业,房,装修,结婚。
这三个都是复杂交易型行业,低频高客单价,链条环节多,链条角色多。电商平台如果想做好这几个细分领域,比实物电商要复杂的多,比如如何评定服务,中间商的金融属性、客服属性、关系属性、物流属性平台如何替代。
在房产行业,房产经历了黄金十年到白银十年的转变,一波又一波优秀创业者进入,资本多轮加持后,直到2015年才完成了“房产数据信息化,这件电商运营最底层的环节。期间,无数公司死在这条路上。
在装修行业,有些根本的土壤问题,是电商和互联网改变不了的。首先,2013-2015年期间,很多装修企业的广告会打到399元/平米,但由于传统装修与互联网装修平台的体验差异不大,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口碑传播无法进行正向滚动。其次,是细分的工种定价,如瓦工的工资很高,其定价权不受平台控制,而是取决于市场供给。第三,部分投资机构用投电商的热情和要求进入装修行业,而很多行业都有固定的发展规律,和固定的增长规律。投资机构想单纯套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发展的速率,但服务电商还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增长速率。当然最近整体装配化,以及各个环节的精细分工化,也带给了行业新的机会。
与家装行业特性很像的行业是婚庆行业,但不同的是,婚庆行业在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传播互动方面都很积极,消费者心态好,直接转介绍率高,行业的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普遍中等以上。所以这个领域,服务电商的生长土壤较好。基于此,复星锐正在2015年布局了婚礼纪,现在已发展成中国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互联网婚庆服务商。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要尊重行业里的底层逻辑,每个服务行业都有机会,投资人要用合适的心态陪伴行业找到最合适的发展节奏。
关于新的投资机会,具体谈一谈“跨境电商”。前些年,淘宝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出口转内销带了很多商业机会。2019年,由于国家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国内很多电商流量和供给侧都被淘汰,造成许多供给侧产能过剩。此时,如果能把国内的供应链资源输出到海外,将会是非常大的投资机会。
Q: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商,首先应该先坚持什么?
目前,资本环境虽并不乐观,但数字经济环境是非常好的。所以,首先应该坚持的是,要坚持加强建立用户心智;其次,要坚持尊重行业本身的发展逻辑,依循行业本身的土壤,尊重与每个行业相匹配的心态周期等。此外,对于企业来说,要坚持守正出奇。